美彩国际

      • 咨询电话
        15304599599
      • 咨询电话
        15304599599
      房地产信息

      大庆市城市滨水区域开发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大庆市城市滨水区域开发建设管理暂行规定

      **章  总  则


      **条  为保护大庆**环境,规范滨水区域开发建设,把大庆建设成为“**、自然、现代、宜居”城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大庆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暂行规定 。

      第二条  本暂行规定所称滨水区域开发建设是指大庆市区内河湖及其它湿地周边的开发建设。凡在上述区域内的开发建设应当遵守本暂行规定 。

      第三条  在保证区域防洪减灾**的基础上,依据自然特征和区域规划要求,城市主要滨水区域的建设用地要体现居住、商业 、**、旅游、休闲等功能 。


      第二章  水环境保护


      第四条  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河湖及其它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一)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对城市滨水区域实行行业监督管理,具体负责河湖的保护 、治理和水资源调度 ,提出河湖纳污承载能力的建议,并对滨水区域内的水事违法行为依法查处。

      (二)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百湖治理规划》、《城市滨水区域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负责城市滨水区域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按照职责分工,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行为。

      (三)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滨水区域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负责组织编制河湖绿化规划,并组织实施 。按照职责分工 ,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行为。

      (四)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工业污水排放管理,依法查处未达标污水排入河湖和其它湿地的违法行为。

      (五)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监管 ,依法查处破坏河湖、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它违法行为。

      (六)市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滨水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依法查处侵害城市和公众利益的违法行为。

      第五条  编制城市河湖治理专项规划和城市滨水区域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要与城市总体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油田产能建设规划、城市防洪规划 、流域水资源开发保护利用规划、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密切结合,坚持保护**、以人为本、统一规划 、分期实施的原则。

      第六条  市**各有关部门应当依据经批准的相关规划,对城市河湖及其它湿地进行勘界,划定城市河湖及其它湿地保护范围 ,设立保护标志。

      第七条  开发利用城市滨水区域不得影响行洪 、分洪、滞洪和水利工程设施的** ,不得破坏该区域的**环境 。

      在湿地保护区及主城区主要景观性河湖外围1.5公里范围之内 ,原则上不得建设对河湖及其它湿地保护有影响的工业项目 。

      第八条  经过批准的城市滨水区域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水体、植被、地貌 ,施工结束后 ,必须及时清理场地,恢复原貌。

      第九条  在湿地保护区内,禁止下列行为 :

      (一)向城市河湖及其它湿地水域排放不符合标准的污水 、废水 ;

      (二)倾倒垃圾、渣土及其它废弃物 ;

      (三)在城市湖泊**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堆放、存贮固体废弃物和其它污染物 ;

      (四)建设其它影响水环境的各类建筑设施。

      第十条  城市滨水区域的建设项目 ,应当严格实行环境影响评价 、防洪影响评价制度,对不符合环境保护 、防洪等有关要求的不予审批 。

      第十一条  加强**保护和** 。要合理开发河湖水资源,保证**用水,增强水体自净能力 。优先实施河湖及其它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采取生物控制、放养滤食鱼类、底栖生物移植等措施**水域**系统 ,加强**湖滨带和水源涵养林等**隔离带的建设与保护 。


      第三章  开发建设审批


      第十二条  城市滨水区域开发建设要坚持科学、依法 、民主的原则,强化监管责任,明确监管制度,严格审查程序,确保有序开发、科学建设 。

      第十三条  城市滨水区域开发建设项目按照开发时序申报后,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市**各有关部门按照相关法定程序进行严格审查 ,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提出初步意见。

      第十四条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进行咨询论证,并提出修改意见。

      第十五条  经专家论证通过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采取召开听证会 、法律咨询、媒体公示等方式 ,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进行合理化修订并形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核意见。

      第十六条  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将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核意见上报市**,由市***终审定。审定后的城市滨水区域项目方可按照法定程序履行立项等建设手续。


      第四章  开发建设控制


      第十七条  加强城市河湖及其它湿地“水域控制线、蓝线、绿线、建筑红线”四线的控制。

      水域控制线、蓝线、绿线由市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在相关规划中划定 ,建筑红线按本暂行规定执行 。

      第十八条  水域控制线是指城市水域的边界控制线  ,一般情况下与岸线重合 ,是控制水域*小面积的指标 。进行水域治理时 ,岸线可以改变水域控制线的形状 ,但不得缩小水域控制线所围合的水域面积。

      第十九条  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河 、湖、库 、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划定城市蓝线的总体原则是宁宽勿窄,并且不得低于下列标准:

      湖泊蓝线 :水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内的 ,蓝线与水域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原则上不得小于50米(现状除外);水域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蓝线与水域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原则上不得小于80米(现状除外) ;水库蓝线由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相关规范规定划定。

      河道蓝线:主要河道两侧的蓝线距离河道**线原则上不得小于50米(现状除外);一般河道两侧的蓝线距离河道**线原则上不得小于30米(现状除外)。

      第二十条  蓝线内只允许设置水利设施、环境设施和景观设施,不得进行商业开发 。

      第二十一条  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本暂行规定中“绿线”是指根据城市景观需要 ,在蓝线外围划定的绿地控制线。

      第二十二条  建筑红线是指在蓝线和绿线之外布置建筑的边界控制线。

      建筑高度低于24米,建筑后退蓝线或绿线5米以上;建筑高度高于24米,建筑后退蓝线或绿线10米以上 。

      第二十三条  城市河湖岸线的利用要**利用现有地表水资源优势,保护与开发并重,创造亲水公共活动空间 ,堤岸形式可以采用自然堤岸、抛石堤岸 、砌石堤岸 、混凝土堤岸等多种形式,丰富堤岸景观 。

      第二十四条  城市滨水区域的景观塑造 ,应遵循“尊重现实,考虑长远,整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 ,**能管理。

      第二十五条  城市滨水区域景观廊道建设要**开发和利用河湖及其它湿地的自然景观资源 ,分别确定每个湖泊的文化主题,打造独具特色的水体廊道、**廊道和文化廊道 ,做到一湖一景。

      第二十六条  城市滨水区域的规划应优先考虑水功能区划,同时综合考虑各项城市功能,**安排休闲、博览、会展、商务等公共空间。观赏水域景观的主要界面应当留有足够的开敞空间和视线通廊 ,避免“围湖建城”;同时 ,利用便捷的公交系统把市区和滨水区域连结起来,方便游客和居民使用 。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市水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水政监督检查制度 。河湖及湿地执法巡查工作应当建立巡查日志,执法巡查的责任落实到人、包湖到人,及时发现和查处填占、侵害河湖的行为。对未及时发现或者发现填占、侵害河湖行为而不及时查处的责任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市城市管理、环境保护 、林业、城乡建设、城乡规划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建立执法巡查、检查制度,加强河湖及其它湿地的经常性保护管理。  

      第二十八条  在城市河湖及其它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中,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 、徇私舞弊 、滥用职权的,由行政监察机关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九条  对侵害河湖及其它湿地的行为,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


      中国 • 黑龙江省大庆市 • 大庆高新技术开发区外包园B2号楼8层

      业务合作:15304599599 13936777599
      财税审评:19904892928 19904869966
      工程咨询:19904869933 19904892957
      集团电话:0459-8119222 0459-8101333
      集团信箱:hljmdx@163.com lhjtymx@163.com
      集团官网 :www.hongjiu001.com

      Copyright © 美彩国际(黑龙江)财审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黑ICP备2022000489号-1 黑公网安备23060302000165号
        XML地图